[晚餐隨記]
跟老張聊到“長安十二時辰”裡的水盆羊肉,忽然坐立難安、非得立刻來碗羊雜湯。
偏偏住美國若不在華人區,連羊肉都難買,更別提羊雜了。還好美國人懂得吃羊膝,市場買得到,而墨西哥超市又弄得到牛下水,於是羊膝配上牛肚牛腸,就這樣假裝一下吧。
那麼熱的天氣我是絕對不願意看火顧爐的,材料燙洗乾淨後就扔進慢鍋。高溫3小時後,改低溫文火5小時,基本上設定好後就不用管它了。(關於慢鍋: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869791029818819&id=175204189277520)
這當中我照樣出門辦事、客廳追劇、院子挖洞,慢鍋奶奶在廚房角落裡悄無聲地燉好近3公斤的羊肉牛雜,酥爛脫骨。
小火燉湯不易白,但我有之前分享過 “一分鐘清湯變奶白高湯” 的好方法,撈出湯料只留清湯,攪打一分鐘,奶白絲滑又濃郁的高湯就出現了。(奶白高湯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75204189277520/posts/1907271156070806/)
於是這鍋羊牛雜湯,又有熬燉的心意、又有奶白的賣相,但廚娘卻不需要為此多流一滴汗…… 之前分享快速奶白高湯的時候,有朋友提問在風味上是否會有不同?我想,用這鍋湯來回答此題,應該非常清楚了。無論什麼烹調技巧,都需要被煮食者靈活運用後,才能夠盡善盡美,對吧?🤗😚